• <span id="lc6o9"><pre id="lc6o9"><sup id="lc6o9"></sup></pre></span>
    
    
    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领导关怀
      政策法规
       
       您的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残疾人脱盲标准(试用)

        残疾人文盲要达到哪些要求才算脱盲。现代社会讨论脱盲标准时,不只关注人们对识字数量的掌握,还关注对社会信息的获取和解读,以及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的能力。

        (一)说明

        1.制定依据

        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扫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材料编写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一〔2011〕1号)及《教育部关于发布实施<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通知》(教基二〔2016〕5号),结合残疾人特点和需求,提出残疾人的脱盲标准(试行)。

        2.分类情况

        残疾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最终成就,因此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人,适用不同的标准。本指南分别列出智力正常的肢体残疾人、听力残疾人、视力残疾人和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脱盲标准。其他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的文盲的脱盲标准,可参照这四类。

        3.主要内容

        将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与自我认同、生活常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结合起来。

        4.应用方式

        (1)应用准则:县(市、区)残疾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在开展教学和评估时,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对本标准进行调整、增补、删减,但是要说明原因,报送省级残疾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由省级残疾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审核。

        (2)测评要求:县(市、区)残疾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或委托当地承接扫盲工作的机构,制定测评工具,确定测评方法。省级残疾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可组建专家组到各县(市、区)进行残疾人脱盲情况抽查测评。测评人员对视力、听力和智力残疾人进行测评时,应有教师或家属陪同,帮助残疾人更好地理解和做答。要客观、科学、真实地考察残疾人的知识和技能,杜绝一切弄虚作假、谎报结果的事件。

        (3)测评工具和测评方法:测评工具形式多样,如字卡、图片、视频资料、故事或事件的问答等。测评方法也可以多样化,不限在特定场所进行测试,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可在电脑上进行测试,可集中考察,也可个别考察等。

        (4)效果反馈:县(市、区)定期向省级残疾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反映脱盲标准的适用性、科学性等问题,由省级残疾人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在每年度的扫盲工作执行报告中统一反映给中国残联,力争在3-5年后,制定全国残疾人脱盲标准。

        (二)听力残疾人脱盲标准

        1.沟通与交往

        (1)基本掌握手语,能看懂、理解常用的手语、手势,能使用手语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沟通和交往。

        (2)初步理解书面语含义,具有使用汉字与普通人进行简单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体态语、符号、信息技术和辅助工具(如电脑、手机等)在沟通与交往中的作用,掌握沟通技巧。

        (4)有条件的听力残疾人,可以初步学习感知、辨识声音的方法,能听(看)懂、理解和使用简单的口语,能在配戴助听器或使用其他助听设备的情况下,初步养成聆听他人说话的习惯。

        2.心理健康

        (1)悦纳自我,对残疾有客观的认识。

        (2)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3)乐于与普通人、残疾人交往,具有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掌握与人沟通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生活中的语文

        (1)字和词:正确地认、写、用最高频的592个汉字;基本能认、写次高频的358个汉字:基本认识非高频的550个汉字。各地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增减。

        (2)阅读理解:能够辨认常用生活应用文类别,例如产品说明书、药方说明、安全常识、劳动合同、简单交通路线图、各种票据、书信、公告、启事、求职书等,能够在他人用手语或书面语的帮助下,了解基本意思。

        (3)常见应用文写作:能够独立或在他人简单的帮助下,运用所学的常用汉字填写常见单据(如存款、汇款与包裹单、发票等)和格式合同,基本能写符合要求的借条与收条、简短的书信与申请书、简短的自荐书、证明等。

        (4)工具书和信息技术使用:基本能使用音序查字法或部首查字法查找常用字或词;有条件的听力残疾人能利用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4.生活中的数学

        (1)加、减、乘、除:认识与了解数字以及最常用的数学符号,了解加、减、乘、除的基本含义及用途。

        (2)计算器:能利用实物计算器和手机、电脑中的虚拟计算器进行简单加、减、乘、除运算的操作。

        (3)计量工具:了解货币、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的基本含义、单位和相关换算;学会认识日历、钟表等时间工具,了解有关的计算和换算;了解温度计、电表、水表、气表的用途。

        (4)家庭理财:学习能力较好的听力残疾人,可以了解有关利润、利息、折扣的含义及有关的计算方法,了解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和增收节支对于家庭理财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学会简单的家庭收支记账,了解收益核算的有关知识。

        5.生活中的常识

        (1)家庭生活:了解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的意义和关系处理的注意事项:了解优生优育与子女教育的有关常识;学习能力较好的听力残疾人,了解银行储蓄、贷款、家庭保险的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等。

        (2)卫生与健康:了解人体自身的结构、位置以及各器官主要作用;了解与听力残疾有关的病因及相关的残疾预防等知识;了解助听器等听力辅助设备的使用和简单维护、语言训练辅助工具的应用;女性听力残疾人了解有关卫生与五期(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保健知识;了解卫生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合理的食物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增进身体健康;掌握常见疾病和急救简单常识,有病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以及肝炎、狂犬病、艾滋病、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相关常识。

        (3)安全常识:了解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用水、躲避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知道正确处理用电、用火、用水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了解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活与生产的用途,懂得最基本的操作程序.

        (4)出行须知:明确交通出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常见交通信号与符号;了解飞机和车船乘坐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了解时刻表的用途、购票程序、防盗防骗常识等;学会辨认城市常见的公用标志与安全标志,如:公共厕所、医院、公用电话、入口、出口、剧毒、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触摸、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触电等;知道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求助电话与报警:了解交通部门对残疾人出行的优惠政策。

        (5)公民常识:了解国徽、国歌、国旗、首都,了解婚姻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中的主要条款与内容,树立遵章守法,自觉履行应尽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学习能力较好的听力残疾人,了解正确的求职途径与方法,知道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清楚务工人员的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无故克扣或拖欠工资时,知道如何举报,当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能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与途径;掌握最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了解仪容、仪表和仪态,如着装、言谈、交往等常识。

        (三)视力残疾人脱盲标准

        1.沟通与交流

        (1)全盲以及低视力者中有学习盲文意愿的视力残疾人,了解盲文并能根据个人情况摸读出所有或部分盲文字符,摸读能力比较好的盲人能够进行一般的盲文阅读。

        (2)低视力者可根掘评估和个人意愿,利用大字课本学习书面语,能够用汉字与普通人进行一般交流。

        (3)了解符号、信息技术和辅助工具(如电脑、手机等)在沟通与交往中的作用,掌握沟通技巧。

        2.心理健康

        (1)悦纳自我,对残疾有客观的认识。

        (2)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3)乐于与普通人、残疾人交往,具有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掌握与人沟通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生活中的语文

        (1)字和词:摸读能力比较好的盲人,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判断常见字词的含义。能看字的低视力者,可辨识出最高频的592个汉字和次高频的358个汉字:运用最高频的592个汉字进行组词,基本理解日常语句的含义。

        (2)听读理解:通过听,辨析常用生活应用文类别以及主要意思,例如产品说明书、药方说明、安全常识、劳动合同、简单交通路线图、各种票据、书信、公告、启事、求职书等。

        (3)常见应用文写作:能够通过口述或使用盲文、电脑汉字录入、大字书写板,独立或在他人简单的帮助下,运用所学的常用汉字填写常见单据(如存款、汇款与包裹单、发票等)和格式合同,基本能写符合要求的借条与收条、简短的书信与申请书、简短的自荐书、证明等。

        4.生活中的数学

        (1)加、减、乘、除:了解数字以及加、减、乘、除的基本含义及用途。

        (2)了解计量工具:了解货币、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的基本含义、单位和相关换算:学会认识日历、钟表等时间工具,了解有关的计算和换算;了解温度计、电表、水表、气表的用途。

        (3)家庭理財:学习能力较好的视力残疾人,可以了解有关利润、利息、折扣的含义及有关的计算方法;了解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和增收节支对于家庭理财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学会简单的家庭收支记账,了解收益核算的有关知识。

        5.生活中的常识

        (1)家庭生活: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的意义和关系处理的注意事项;了解优生优育与子女教育的有关常识;学习能力较好的视力残疾人,了解银行储蓄、贷款、家庭保险的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等。

        (2)卫生与健康:了解人体自身的结构、位置以及各器官主要作用;了解与视力残疾有关的病因与防治等知识;女性视力残疾人了解有关卫生与五期(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保健知识;了解青春期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了解卫生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合理的食物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增进身体健康;掌握常见疾病和急救简单常识,有病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以及肝炎、狂犬病、艾滋病、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相关常识。

        (3)安全常识:了解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用水、躲避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知道正确处理用电、用火、用水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了解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活与生产的用途,懂得最基本的操作程序。

        (4)出行须知:了解并掌握定向行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导盲犬的功能以及它们和人的基本交流方式;明确交通出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了解飞机和车船乘坐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了解时刻表的用途、购票程序、防盗防骗常识等;知道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求助电话与报警;了解交通部门对残疾人出行的优惠政策。

        (5)公民常识:了解国徽、国歌、国旗、首都,了解婚姻法、残疾人保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中的主要条款与内容,树立遵章守法,自觉履行应尽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学习能力较好的视力残疾人,了解正确的求职途径与方法,知道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清楚务工人员的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无故克扣或拖欠工资时,知道如何举报,当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能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与途径;掌握最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了解仪容、仪表和仪态,如着装、言谈、交往等常识。

        (四)轻度智力残疾人脱盲标准

        轻度智力残疾人脱盲标准,主要根据扫盲对象的实际能力、实际需求进行考查,还可以结合为扫盲对象制定的个别化教学目标进行考核。以下所列的脱盲标准,仅供参考。

        1.沟通与交往

        了解口语、文字、符号、信息技术和辅助工具(如电脑、手机等)在沟通与交往中的作用,掌握沟通技巧。

        2.心理健康

        (1)悦纳自我,热爱自己的家庭和社区。

        (2)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初步掌握自我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3)乐于和人交往,具有积极触入社会的意识,掌握与人沟通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生活中的语文

        (1)字和词:从字词表中辨认出与个人生活相关度最高的词,比如自己的姓名、性别、家庭居住地址的关键词、常用交通指示牌的主要地点名等。累计认读汉字100-50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50-300个。

        (2)阅读理解:能够利用周围线索,比如建筑物、图标、记号等,猜环境中常见字词的意义,比如地点(男女厕所、银行、医院、公安局)、自然现象等;能够根据图片阅读简单的故事。

        (3)能够大致写出自己名字、家庭联系方式等,能够写简单语句表达自己想法和需求。

        4.生活中的数学

        (1)认识与了解百以内数字以及最常用的数字符号,知道加、减、乘、除的基本含义及用途。

        (2)能独立或在他人帮助下,利用实物计算器和手机、电脑中的虚拟计算器进行简单加、减运算。

        (3)计量工具:了解货币、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的基本含义;学会认识日历、钟表等时间工具,了解基本的计算和换算。

        5.生活中的常识

        (1)家庭生活:了解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的意义和关系处理的

        江意事项: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己完成饮食、如厕、简单清洁等生活技能。具有自我引导的能力,能认识自己、解决与自己相关的日常事务。

        (2)卫生与健康:了解人体自身的结构、位置以及各器官主要作用;了解基本的青春期性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技能;女性智力残疾人了解有关妇女经期保健知识:了解环境与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合理的食物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增进身体健康。

        (3)安全常识:了解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用水、躲避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知道正确处理用电、用火、用水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了解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懂得电脑在日常工作生活的作用。

        (4)出行须知:明确交通出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常见交通信号与符号;学会辨认城市常见的公用标志与安全标志,如:公共厕所、医院、公用电话、入口、出口、剧毒、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触摸、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触电等;知道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求助电话与报警。

        (5)公民常识:了解国徽、国歌、国旗、首都,知道要遵章守法,具有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了解劳动与收获、工作与工资的关系;被欺凌时,能够向信赖的人求救;掌握最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了解着装、言谈、交往等基本常识。

        (五)肢体残疾人脱盲标准

        1.沟通与交往

        了解体态语、符号、信息技术和辅助工具(如电脑、手机等)在沟通与交往中的作用,掌握沟通技巧。

        2.心理健康

        (l)悦纳自我,对残疾有客观的认识。

        (2)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3)乐于和普通人、残疾人交往,具有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掌握与人沟通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无智力残疾问题的肢体残疾人,除了掌握沟通与交往、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其他方面的学习和普通成年文盲没有明显差别,因此脱盲标准也可使用普通成人文盲的脱盲标准。

        附件

        普通成人文盲的脱盲标准

        一、《生活中的读与写》

        (一)高频字和词

        1.正确地认、读、写、用最高频的592个汉字;基本读准且会写次高频的358个汉字;基本认识非高频的550个汉字。各地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增减一些汉字,包括:大小写数字;常用的计量单位,常用的方位名称、季节名称、时间概念、人物称谓、常用动植物名称、生活用品、家用电器、常见食品、生产用品、交通工具、公共场所、主要姓氏、本地特有字等。

        2.运用最高频的592个汉字进行组词,能基本理解日常语句的意思。

        3.会读、会写300个以上由常用字组成的常用词语,并理解词意,且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较恰当地运用。

        (二)阅读理解

        能够阅读涉及到日常生活的通俗文字材料内容,理解并领会材料的中心思想。阅读理解模块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常用生产生活用品说明书、家庭收支账目、简单的交通图表、各种常用票据、安全常识、常见合同范文、书信、公告、启事、求职书、浅显的科普读物、通俗易懂的名言警句、一般报刊文章等等。

        (三)常见应用文写作

        能够运用所学的常用汉字填写常见单据(如存款、汇款与包裹单、发票等)和格式合同,基本能写符合要求的借条与收条、简短的书信与申请书、简短的自荐书、证明等。

        (四)汉语拼音初步

        了解汉语拼音与汉字读音的关系,认读声母表(了解字母的形体、名称和排列顺序)、声母韵母表(声母和韵母的拼写和注意事项)、声调以及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五)字典的使用

        可以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扩展练习,基本能使用音序查字法或部首查字法查找常用字或词。

        二、《日常生活中的数和算》

        (一)加、减、乘、除

        认读与了解数字以及最常用的数学符号,了解加、减、乘、除的基本含义及用途。

        (二)计算器

        能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操作。

        (三)计量工具

        l.了解货币、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的基本含义、单位和相关换算。

        2.学会认识日历、钟表等时间工具,了解有关的计算和换算。

        3.了解温度计、电表、水表、气表的用途。

        (四)家庭理财

        l.了解有关利润、利息、折扣的含义及有关的计算方法。

        2.了解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和增收节支对于家庭理財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3.学会简单的家庭收支记账,了解收益核算的有关知识。

        (五)技术性计算

        了解面积计算、体积计算和稀释配比计算的意义和用途。

        三、《生活中的知与能》

        (一)家庭生活

        1.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的意义和关系处理的注意事项。

        2.了优生优育与子女教育的有关常识。

        (二)卫生与健康

        1.了解人体自身的结构、位置以及各器官主要作用。

        2.了解有关妇女卫生与五期(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健知识。

        3.了解卫生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的重要性。

        4.了解合理的食物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增进身体健康。

        5.掌握常见疾病和急救简单常识,有病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以及肝炎、狂犬病、艾滋病、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6.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相关常识。

        (三)电的常识

        1.了解居家生活中家用电器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保养、维护家用电器.

        2.知道怎样安全用电,学会正确处理用电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

        3.了解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活与生产的用途,懂得最基本的操作程序。

        (四)出行须知

        l.明确交通出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常见交通信号与符号。

        2.了解飞机和车船乘坐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了解时刻表的用途、票程序、防盗防骗常识等。

        3.学会辨认城市常见的公用标志与安全标志,如:公共厕所、医院、公用电话、入口、出[]、剧毒、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触摸、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触电等。

        4.知道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求助电话与报警。

        (五)公民常识

        1.了解国徽、国歌、国旗、首都,了解婚姻法、土地法、村民自治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条例中的主要条款和内容;树立遵章守法,自觉履行应尽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

        2.了解外出务工正确的求职途径与方法;知道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清楚务工人员的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无故克扣或拖欠工资时,知道如何拨打举报电话;当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能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与途径。

        3.掌握最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了解仪容、仪表和仪态,如着装、言谈、交往等常识。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来源: ] [作者:] [编辑:胡恺睿]
      ?
      主办单位:海口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甸一西路2号1-3楼
      邮编:570208 琼ICP备05001198号-2
      网站技术维护单位:海口网 联系电话:0898-66210235
      xxxx日本在线观看破解

    2. <span id="lc6o9"><pre id="lc6o9"><sup id="lc6o9"></sup></pre></span>